X

选择您要开设的帐户

變幻莫測的2024年將圍繞哪一主題展開?

2023年是極其不尋常的一年。尤其是在經歷了三年多的疫情之後,誰能想到我們還會下此論斷。

今年年初,硅谷銀行和瑞士信貸垮台,成為自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後首批宣佈破產的銀行。一時之間銀行業危機傳言四起。烏克蘭衝突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減,近期加沙地帶又爆發了武裝衝突。作為世界多國的重要貿易伙伴,中國經濟在疫後恢復期呈現疲軟態勢。

除此之外,各國央行繼續與通脹對抗,以期實現“軟着陸”。普通人因此面臨生活成本壓力,而通脹正在迴歸央行的目標水平。

人們對於2008年經濟大蕭條是否會再次出現的擔憂也有所減退。儘管全球通脹仍高於央行的目標水平,但似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此外,2024年還將發生其他重大事件,例如戰況可能較為激烈的美國總統大選,都會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那麼明年會圍繞哪些主題展開呢?

 

抗通脹與降息

過去18個月,各國央行紛紛加息,拉下經濟“手剎”,希望藉此減緩疫後消費支出,實現供需再平衡。

然而央行需要平衡經濟緊縮與寬鬆政策,以免讓國家陷入衰退。現在對於明年降息——也即鬆開經濟“手剎”——的預期越來越高,而究竟何時降息、哪國會率先降息,則存在諸多預測。

大多數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美國這一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身上。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在11月的會議上宣佈將暫停加息,但不排除未來加息的可能。不過根據摩根大通等多方預測,美聯儲未來不太可能會繼續加息。

美國GDP季度數據表現驚人,零售銷量呈現出較強的韌性。但美聯儲加息對經濟產生的影響可能存在滯後性。根據美國勞動力市場近期數據顯示,職缺數量出現放緩的跡象,最新的CPI數值也低於預期。但由於通脹仍在2%的目標水平之上,因此美聯儲在2024年中以前降息的可能性較低。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地緣政治將在2024年全年持續影響投資市場,石油和天然氣等大宗商品的價格可能會出現上漲。

由於烏克蘭和中東地區的衝突持續,能源輸送始終面臨中斷的風險,因此油氣價格將持續波動。若加沙地帶的戰事升級為範圍更廣的衝突,牽扯到例如伊朗和沙特等國,那麼會導致油價進一步激增。

地緣政治動盪會對價格造成更多的直接影響,而中國等油氣消費大國的經濟恢復則會產生更長期的影響。

中國未來幾個月的經濟復甦情況和消費支出行為可能會對大宗商品市場的發展軌跡產生關鍵影響。

過去幾個月,中國經濟態勢低迷。由於中國負債最多的房地產開發商恆大拖欠息票償付,將諸多債權人的財富置於險境,因此對房地產建設的擔憂仍是一大主要問題。由於疫情措施導致供應鏈中斷,其他國家也將生產活動轉移至中國以外的地區。儘管中國政府採取了刺激措施,但若要洞悉中國經濟的恢復狀況,現在還為時過早。

如果中國恢復良好,對大型資源公司(尤其是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生產商)而言將是一大利好。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和鋼鐵生產國。電動汽車和其他基礎設施的產量增加,推動了對鋼鐵的需求,從而彌補房地產市場驟然降温帶來的缺口。

 

大型科技公司是否增勢殆盡?

2023年,標普500的上漲主要得益於大型科技公司的推動。美股科技七巨頭——蘋果、Alphabet、Meta、微軟、英偉達、亞馬遜和特斯拉——合力實現了標普500正增長。


而科技股的增長則主要得益於人工智能(AI)的發展和一夜爆火。AI並非新興技術,但隨着ChatGPT的推出,AI變得更加普及,因此躋身主流,獲得了家喻户曉的知名度。

對於不關注技術組成的人而言,英偉達可以説是橫空出世。英偉達幾乎壟斷了用於AI的圖形處理單元(GPU),約佔80%的市場份額,今年一路爆火。

該公司在2023財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長了206%,此前一個季度增長了102%。

市場青睞熱門科技股,而英偉達作為能滿足生成式AI技術的一大先進芯片製造商,其火爆程度一時無兩。

這場技術熱潮能否持續?

雖然大型科技股可能在2023年末維持增勢,但由於加息和消費支出減少導致經濟放緩,並開始對經濟產生更廣泛的影響,預計明年科技股的增速將有所放緩。這方面最主要的指標仍是未來幾個月的CPI、GDP、工資增長和就業情況等相關數據。

 

2024年11月美國大選

鑑於各國市場和經濟彼此交織,市場通常會對美國發生的事件做出反應。市場的反應可能突如其來,也可能徐徐展開,主要還是取決於大選結果如何,以及當選政府如何傳達這一訊息。

取決於選舉結果以及當選者推行的財政政策,明年末的美國大選可能會對美國經濟產生影響。不同的黨派目標不同,因此在如何利用納税人的税款上也有不同的方向。共和黨尚未確定候選人,特朗普是否會再度參選?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12個月在政壇是一段很長的時間。

伴隨着通脹、利率居高不下,地緣政治動盪持續存在,2024年將是機遇與風險並存的一年。雖然出現全球經濟衰退的概率不高,但全球經濟很有可能會有所放緩。至少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各國央行在言辭與決策上仍需十分謹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