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仍然是不平静的一年,美国地区银行爆发危机曾一度让市场担忧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但随着监管机构的及时行动避免了事件的持续发酵。随后在第二季度人工智能概念爆发后曾一度让美国科技七巨头大幅上涨,其中特斯拉、英伟达、Meta均实现了股价在年内的翻倍行情。美国三大股指也创出自2022年1月以来的高点。
地缘政治也在今年更加不稳定,俄乌双方仍深陷于战争泥潭中,巴勒斯坦加沙地区与以色列也爆发了战争,黄金、原油均出现了阶段性的暴涨,黄金再度刷新历史新高至2148美元/盎司,国际油价也曾一度回到90美元之上。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第一季度的“小阳春”后,从第二季度开始持续陷入疲软,房价持续走低,居民消费萎缩,青年失业率上升。中国股市也呈现出持续下跌的状况,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强势的股市形成鲜明对比。
2024年欧美等国家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股市能否持续走高?美联储是否会降息?中国经济是否触底并开始反弹?这或许是投资者着重关注的问题。
1.鲍威尔所期待的“软着陆”或不会发生,美国经济或陷入温和衰退,美股或调整。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2023年的利率会议中多次强调美国经济的韧性,软着陆是有望实现的。我们确实看到了利率的持续上行,以及劳动力市场与居民支出均呈现着强劲的水平。这种现象让市场相信美联储可以在不严重伤害经济的情况下使通胀回到目标区间,这也支撑着美国股市的持续走高。随着第四季度数据的降温,市场认为美联储本轮加息已经结束并可能在明年进行降息,这将市场的乐观情绪推向了顶峰。近期股市的上涨反映了降息对估值的利好,但并没有对经济下行对企业盈利的拖累进行定价。这就意味着一旦出现经济衰退,企业的盈利预期会迅速恶化,而考虑到当下美国财政方面的压力以及美联储仍旧过高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可能并不会出现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这一预期的落空或导致股市的下跌。
自1960时代以来,美联储一共经历了了12次加息周期,仅在1965、1984和1994年的三次加息周期中实现了经济软着陆,而这三次软着陆共同点在于加息前的通胀处于下行趋势中并位于低位,美联储的政策具有前瞻性。而2022年的美联储加息政策显然是严重落后的,一直到通胀升至8%以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才改口承认此前的通胀暂时论是错误的。近期经济数据出现明显降温,例如ISM制造业持续陷入收缩区间,居民消费支出大幅放缓,储蓄率降至2022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但美联储主席仍然以当下的劳动力市场和高于目标的通胀数据作为经济强劲的参考。这意味着美联储或等待经济真正出现衰退时才开始行动,其在2024年的货币政策或比市场所预期的更加滞后。
对于2024年,我们认为美国经济或最快在第一季度陷入温和衰退,失业率或小幅上升。2023年虽然货币政策呈现紧缩,但财政政策明显扩张,赤字率高达6.4%,明显高于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测。宽财政引发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支出强劲,房地产市场也在经历了年初的深度调整后进行反弹,销售出现回暖,空置率降低,新房市场呈现着较为健康的走势。进入到2024年,美国的宽财政政策料难以维持,经济增速将明显下滑,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得到修正,系统性的全面衰退概率可能较低。在温和衰退的背景下美联储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刺激政策,而预期的落空或使经济持续陷入低增长环境,滞涨担忧对股价将形成利空。
2. 降息可能没那么快,美元指数可能没那么弱
随着市场预期美联储本轮加息预期已经结束,市场普遍对美元指数将在2024年走弱达成了共识,其理由为宏观数据的疲软可能使美联储可能在明年年中进行降息。自11月以来美元指数从107附近持续走弱,曾一度跌破103关口,但在12月美元企稳反弹,目前在103.5 – 104区间震荡。美元指数的走势一方面受短期货币政策预期影响,例如加息或者降息。我们在前文中有提到,美联储在通胀回落到目标区间之前可能并不会像市场传达降息预期,即使美国经济可能在明年陷入温和衰退,但只要不涉及到全面性的衰退,美联储很可能因当下的财政压力和过高的资产负债表并不会进行大规模刺激政策,而不及预期的刺激政策可能并不会使美元指数走弱。
历史上也出现过美元指数在降息周期走高的情况,主要发生在2001年和2019年的降息周期,这两次降息前美联储均进行了缩表。而这一次的情况与这两次有些相似,美联储自2022年6月以来开始缩表,截至2023年11月资产负债表规模降至7.81万亿,仍远高于疫情前4万亿的水平。即使美联储在2024年停止加息,但预计缩表将持续进行。
若2024年全球宏观环境开始陷入缓慢增长,美欧地区的经济差异或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元指数走势,例如2014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率先复苏一度领先欧元区,美元指数迅速上涨。但随后欧元区经济实现反超,美元指数陷入持续震荡。美元指数曾在2016上半年和2017-2018年持续走弱,原因在于欧元区经济持续走高,与美国之间的差距拉大。
目前欧元区的数据明显弱于美国,若后续下行斜率大于美国则可能促使美元指数呈现走强的局面,美元指数现阶段或不具备跌破100的条件。
3.黄金刷新历史新高后,再创新高可能没那么容易
黄金在12月3日早盘一度刷新历史新高至2148美元/盎司,但这轮暴涨仅维持了开盘后的一个小时,随后价格急转直下,在不到两周的时间跌破了2000关口。黄金从10月开始的这轮上涨的核心逻辑为美联储结束加息的预期导致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5%的高位回落,曾一度跌破4.2%。12月3日的上涨纯属对突发性地缘政治冲突的反应,因此持续性较差。
近期市场对黄金均发表一致看多的观点,认为黄金在2024年具备高配置价值,理由为全球央行货币政策或转向。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的周期性规律确实利好黄金,降息迟早会到来。但明年的不确定性在于经济的浅度衰退能否支持美联储大幅度放水,货币政策的力度可能不够,低于100个基点的降息可能对无风险收益的影响有限。美国的实际利率可能并不会大幅下行,这意味着黄金可能出现更多的震荡。
因此,我们对于黄金的观点偏向于谨慎看多,本轮冲高后或经历了一定时间的调整并确认低点,投资者需要耐心等待。
4.中国经济可能恢复增长,但中长期前景仍需谨慎
2023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强预期弱复苏的过程,房市在经历了第一季度的“小阳春”后持续走弱,居民消费支出持续低迷,而出口也在第二季度后持续呈现负增长,但在11月出现转正。展望2024年,随着全球央行加息周期均进入尾声,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利差的扩大担忧开始消退,这意味着货币政策空间仍然充足,明年预计仍然是个宽财政的一年。随着万亿的特殊债券的发行,预计今年市场对地方政府债务担忧的情绪将得以缓解,地方基建的发力或一定程度上带动就业与消费,通胀可能呈现温和复苏的情况。
尽管如此,从长期角度来看,中国当下面临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楼市仍然持续面临供应过剩的问题,且万亿的刺激并不能对当下几十万亿的地方债务起到明显的作用。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属性的退却,即使有宽松政策刺激,但房地产开发商仍面临着融资难和偿债难的问题。房市的底层逻辑在改变后很难出现明显波动,即使在有政策托底的情况下。而房价直接影响到了中产的消费能力,中国的大部分中产的出现来源于过去十年房价的上涨。
总体而言,随着地方政府款项的落地,预计在2024年初各项数据在地方基建的发力下出现回暖。受节前消费影响,CPI或小幅走高。中国股市或出现周期性的反弹行情,但预计全年维持震荡。
投资衍生品具有很大风险,并不适用于所有投资者。损失可能超出您的初始投入资金。您并不拥有标的资产及其相关权益。我们建议您征询独立顾问的意见,确保您在交易前完全了解可能涉及的风险。本评论仅提供一般性信息,并没有考虑到您特定的目标,需求及财务状况。因此,在您决定交易或继续持有任何衍生品产品时,您应当结合您的个人目标,需求和财务状况进行考量。对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相关的产品披露声明能够在我们的网站 cmcmarkets.com/zh-au/legal 获取。CMC Markets Asia Pacific Pty Ltd (ACN 100 058 213), AFSL No. 238054, the CFD issu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