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选择您要开设的帐户

2024年美股展望:落袋为安,防守为主。

转眼间,2023年已经进入到了最后一个月,回顾今年美股的走势,在3月份因地区银行业危机导致了短暂的下跌后,在官方的一系列措施补救下,美国银行系统避免了系统性风险,随后风险情绪回暖,美股在3月中旬之后再度迎来上涨,并一直持续到7月底。
 
美股在3月中 – 7月底的上涨逻辑主要归根于人工智能概念的爆火,促使美股科技七巨头在今年大幅上涨,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为英伟达、Meta和特斯拉三支股票。英伟达由于AI概念以及自身研发的高性能芯片H200获得了大量的订单,截至12月12日,股价上涨了219%。Meta在2023年上涨了170%,因业绩实现扭亏为盈。特斯拉因在2023年实行降价促成了销量的快速上涨,今年股价上涨95%。亚马逊因美国消费数据强劲也实现了强劲的营收,股价上涨74%。其他科技股例如微软和谷歌也因自身生成式AI工具的问世均上涨约50%。但苹果股价表现相对没那么强劲,因在AI领域落后于其他科技股。

美股科技七巨头 —— 日线图
来源:Tradingview, CMC Markets(12月12日)

 

 

美股科技七巨头在2024年能否保持强劲增长?

 

 
 

虽然七巨头在2023年的表现亮眼,但在2024年它们均面对着不可忽略的风险。例如英伟达,在美国实施了对华芯片限制新规后,这家公司预计在2023年的第四季度的数据中心收入将受到严重拖累,而在第三季度的财报中显示,数据中心收入占总收入的近80%,而在华的数据中心收入占总体的25%。即使管理层表明英伟达在其他地区的销售增长将抵消在华销售的下降,但仍无法评估其政策带来的影响程度。此外,英伟达CEO黄仁勋也在9月初减持股票,而当时股价在500美元左右。


特斯拉的股价曾在7月一度接近300美元,但在近几个月走势出现放缓,主要原因在于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交付量的放缓。对于2024年的股价走势,首先关注2024年初公布的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在2023年有望实现180万辆的交付目标,前三个季度的高速增长主要来源于降价,但这显然伤害了毛利率。如果要实现180万辆的目标意味着第四季度需要交付超47万辆汽车,这高于前三个季度中任何一个季度的交付量。此外,第四季度特斯拉开始销售新款Model 3,而售价大幅高于旧款,且马斯克近期提价了Model 3和Model Y。因此,预计特斯拉很难满足这个交付目标。且2024年中国取消了新能源汽车补贴,并且在全球高利率环境下,预计特斯拉将面临更多的销售挑战,而这将影响股价。


苹果股价今年表现弱于其他六只科技股,因在AI领域的发展落后于它们,且新一代iphone 15在华销量遇到了华为新5G手机Mate 60的直接挑战,由于新iphone 15缺乏创新,仅在Pro系列机型对芯片进行了升级,以及对摄像头进行了更新。且中国官方对国有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实行了苹果禁令,预计iphone 15在第四季度的销量将显著放缓,而这将反映在2024年初公布的财报中。
其他科技股的增长风险同样不能忽视,亚马逊面临着美国消费者超额储蓄下降和学生贷款偿付所造成的增长乏力,Meta的元宇宙部门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活跃用户的增长速度能否维持也是个未知数。用户订阅和广告收入在宏观前景放缓的背景下同样面临挑战。谷歌和微软的云业务部门增长是未来股价的直接驱动力,目前谷歌已出现云业务增长乏力的情形。

 

2024年美股走势该如何看待?


在11月1日的美联储利率会议中,FOMC声明承认近期收紧的金融政策对经济活动和通胀造成压力,并可能会取代加息的必要性。鲍威尔也表示高于潜力的经济增长并不足以保证再次加息。随着美联储释放出鸽派信号,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本轮加息已经结束,并可能将在2024年降息,美债收益率普遍走低,美股再次大幅上涨,其中纳斯达克100已刷新自2022年1月以来的新高,距离历史高点仅不到4%的涨幅。标普500指数也突破4600的关口,道琼斯工业指数距历史新高仅不到2%的涨幅。

纳斯达克100指数 —— 周线图
来源:Tradingview, CMC Markets(12月12日)

标普500指数 —— 周线图
来源:Tradingview, CMC Markets(12月12日)

道琼斯工业指数 —— 周线图
来源:Tradingview, CMC Markets(12月12日)

如果我们通过分析板块走势可以发现,主要涨幅集中在通信服务(36.38%)、科技(52.56%)和非必需消费板块(47.65%)上,其他板块表现平平。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美股在2023年的牛市完全取决于围绕科技所展开的发展和消费上。公共事业、房地产、必需消费品、材料板块均因宏观前景疲软走弱。而我们知道科技行业与短期货币政策息息相关,现在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在2024年年中降息。但市场忽视了美联储可能维持高利率更久,缩表周期更长的风险,目前的资产负债规模仍然在7.8万亿,这远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美股各板块今年涨幅
来源:Tradingview, CMC Markets(12月12日)

 

通过对比标普500指数和标普500等权指数ETF(RSP)的走势会发现,标普500指数与RSP的走势呈现明显分化,RSP整体呈现震荡走势,而标普500指数持续走高。RSP的成分股与标普500指数一样,但赋予了每一家公司固定的权重,这就意味着科技七巨头对指数的影响程度更小,同时也反映了其他个股今年的表现一般。当科技七巨头停止了上涨或陷入回落,RSP或率先下跌。

 

 

 

 

标普500指数(蓝) vs 标普500等权指数ETF(红)
来源:Tradingview, CMC Markets(12月7日)
 
现在市场的定价逻辑是,随着美国在2023年第四季度数据的放缓,例如10月失业率上升至3.9%,11月制造业PMI再度跌至49.4,10月零售销售数据环比录得-0.1%,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负增长,居民储蓄率较第二季度的平均5%下降至3.8%,美联储或在2024年降息。要注意的是,美股上涨是因为降息预期,并不是降息,通常在发生衰退后的降息周期中,股市是下跌的,而在降完息后,股市才进入到上涨趋势。如下图所示。

 
标普500指数(蓝) vs 联邦基金利率(绿)
来源:Tradingview, CMC Markets(12月7日)
 
当然也存在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情况,例如1983 – 1984年的加息周期和1994 – 1995年的加息周期后实现了经济软着陆,美国股市在这段时间整体处于上涨趋势中。

 
标普500指数(蓝) vs 联邦基金利率(绿)
来源:Tradingview, CMC Markets(12月7日)
 
然而这两次经济软着陆出现的前置条件是,在加息周期开始之前,美国的通胀率整体处于下行周期中,例如83年3月开始加息时美国总体CPI同比在3.5%左右,94年2月加息的时候总体CPI下行至2.5%。这与2022年开始加息前美国通胀一路飙升并突破至8%以上的情况截然不同。

 
美国总体CPI同比(黄) vs 联邦基金利率(蓝)
来源:Tradingview, CMC Markets(12月7日)
 
同样的,在这两次加息周期中并未出现2年期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出现倒挂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来源:Fred
 
1983年的那次加息的原因是里根上台后实行的大规模减税行动导致了政府财政收入不及预期,通胀是持续下行的;1994年的加息是美国经济在出现复苏后,美联储为防止80年代的恶性通胀再次上演,选择了前瞻性的加息。通过这两次加息可以看出满足经济软着陆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加息要领先于通胀上行,即在通胀未出现上升的情况下进行控制。而这一次美联储显然落后于通胀指标,在2021年4月通胀连续上涨后,一直表明通胀是暂时的,最后在12月才改口承认错误。而如今面对经济数据的放缓,美联储似乎仍在强调经济的韧性和紧缩的必要性,这意味着美联储可能对降息反映落后。因此,这一次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难度是相当之大的。
 
因此,我们认为当下美股指数形成双顶的概率更高,2024年整体或面临下行压力。

 
标普500指数(黑)vs 美国失业率(黄)
来源:Tradingview, CMC Markets(12月7日)
 


投资衍生品具有很大风险,并不适用于所有投资者。损失可能超出您的初始投入资金。您并不拥有标的资产及其相关权益。我们建议您征询独立顾问的意见,确保您在交易前完全了解可能涉及的风险。本评论仅提供一般性信息,并没有考虑到您特定的目标,需求及财务状况。因此,在您决定交易或继续持有任何衍生品产品时,您应当结合您的个人目标,需求和财务状况进行考量。对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相关的产品披露声明能够在我们的网站 cmcmarkets.com/zh-au/legal 获取。CMC Markets Asia Pacific Pty Ltd (ACN 100 058 213), AFSL No. 238054, the CFD issuer.

相关文章

Hello, we noticed that you’re in the UK.

The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not intended for UK customers. Please visit our UK website.

Go to UK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