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0年中期以来,恒生指数按公司和行业来划分为四个子指数,他们分别为:
- 恒生金融分类指数(Hang Seng Finance Sub-Index)
- 恒生工商分类指数(Hang Seng Commerce & Industry Sub-index)
- 恒生地产分类指数(Hang Seng Properties Sub-index)
- 恒生公用事业分类指数(Hang Seng Utilities Sub-index)
其中金融分类指数是目前为止权重最大的子指数。
恒生指数(Hang Seng Index)是香港股市价格的重要指标,指数最初由香港股票市
场中的50家成分股(一般为蓝筹股)的市值计算出来的。恒生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其本身就是该指数的组成部分之一)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并按季度修正,公布成分股调整。1969年,由何善衡领导编制,于1969年11月24日首次公开发布,基期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数定位100。
今天的恒生指数包括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公司,以及总部位于英国的汇丰银行等众多全球知名的公司组成。在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之后,内地企业开始主导该指数。下面为
占恒生指数权重比前十的公司:
序号 | 名称 | 权重 |
---|---|---|
1 | 汇丰控股 | 8.38% |
2 | 腾讯 | 7.82% |
3 | 友邦保险 | 7.56% |
4 | 阿里巴巴 | 7.54% |
5 | 美团 | 6.88% |
6 | 建设银行 | 4.86% |
7 | 香港交易所 | 4.31% |
8 | 中国平安 | 3.06% |
9 | 工商银行 | 2.67% |
10 | 小米 | 2.54% |
(数据日期:2022-1-10 数据来源:恒生指数官网)
从1980年中期以来,恒生指数按公司和行业来划分为四个子指数,他们分别为:
其中金融分类指数是目前为止权重最大的子指数。
恒生指数对港股投资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恒指代表了港交所所有上市公司的12个月平均市值涵盖率的63%,是香港股市价格的重要指标,指数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情况,是市场好坏的晴雨表。恒生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澳交所200指数一样,是世界上受关注度最多的指数之一。
当投资者达到一定的条件开户后(如中国大陆地区,开通港股通条件为近20个交易日平均资产达到人民币50万元,并通过港股通基础知识测评),投资者可以直接购买恒生股份的成分股。
对于整体看好恒生指数但又不确定购买哪一个或者多个成分股的投资者而言,直接购买恒生指数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投资者根据自身情况完成风险测评,并通过风险测评购买自己喜欢的基金。
投资者也可以购买与恒生指数相关的衍生品来达到投资恒生指数的目的。如期权、期货合约或差价合约。如果投资者不看好恒生指数的未来走势,投资者可以购买看空期权,具体操作为:投资者先买入看空期权,在可行权的时间段中,恒生指数下跌,投资者以当时恒生指数的的价格(更低)购入标的,再以期权价格(更高)卖出。期间的差价减去购入期权的成本就是利润。如果恒生指数实际上升了,那么购入期权的成本就为损失。